目前分類:過節日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日期:2013年8月8日(四)

地點:新竹

事件:一個令人難忘的父親節

 

八月八日(四)

今天是父親節,原本就計劃好下班九點去拿蛋糕回家替老爸慶祝父親節,

老媽早上就還跟我說,晚上要煮許多豐盛的慶祝,然後我下班回來就拿蛋糕回來一起吃!

好不容易來到了下班時間晚上九點,走去騎車時,拿出手機看看是否有人打電話或傳簡訊,

沒想到竟收到大妹傳來的訊息,訊息是前兩個小時前傳來的,

說三舅舅掉進池塘裡,生死未卜,

她和老媽趕去新竹,叫我回家弄水餃吃,別忘了要去拿蛋糕!

天呀!為什麼舅舅會掉到池塘裡,想當初他可是海陸裡的蛙人戰隊,

為什麼還會發生這種事,完全無法思考,就宛如當初得知杜老師事件一般!

而且現在是農曆七月,又碰到水這方面的東西,感覺很不妙,

回去後,吃過晚餐和替老爸慶祝父親節後,晚一點老媽和大妹就回來了,

他們說打撈無結果,因為天色漸暗什麼都看不到,加上池塘裡又有泥沙,

愈撈愈混濁,什麼都看不到,警消人馬打算明天一早七點再度打撈,

所以老爸很早就先去睡了,為了明天一大早出門,後來大妹告知,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新年,總是會玩撲克牌!

初一和初二,在桃園叔叔家,找了老媽還有我的堂弟妹們,加上我共七人,

一起玩撿紅點、抽鬼牌、十點半,結果我當十點半的莊家,

發給下面六家每人六枚籌碼,玩到最後,當莊家的我實在運氣太好,牌運也好,

怎樣抓人都會贏,怎樣補牌都不會死,隨便就十點半或過五關,

就贏光六家的籌碼!後來大家不服氣,又再重發籌碼,重新玩過。

我還是一樣當莊家,但上局的牌運仍舊持續著,依舊慢慢把籌碼贏到我的懷下!

玩到最後,每一家都只剩一枚籌碼時,我在發牌前,下狠話說:我要用這把牌贏光你們全部的籌碼!

結果,當我問每一家要不要補牌,結果沒人要補牌,這下我死定了,因為他們的牌一定很大!

莊家可能會賠死,然後我便攤開我的底牌,是半點而已,當然要補牌,結果一補是十點,

剛好十點半,我就說:哈~~十點半,全部通殺!!

全部的人慘叫!哀鴻遍野!因為好多個都拿九點或十點,結果還死!又輸光要脫褲跑了!

全部的人還有在一旁看電視看書的兩個妹妹都說,大姐莊家作牌啊!出老千啊!贏光大家的籌碼啊!

啊!我沒有啊!大家都冤枉我呀!我才沒有出千!是真的很巧啊!

後來我就說,那我不當莊,換人當,就換成我最小的堂弟去當莊家,

我換好位置後,就跟其他家的人說,讓我們來贏光莊家的錢吧!

結果最後,莊家真的全輸光,慘賠,輸到要脫褲子了!哈哈!

實在太有趣了。

初六晚,在台北晚上找了阿仙同學打牌,和老媽老爸玩撿紅點、排七!

一開始我玩撿紅點輸很慘,我們一樣發了籌碼玩牌,但當我換玩排七,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月十五--元宵節(上元)

十 五日為上元節,即天官大帝誕辰。唐代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每十五日為「三元日」,稱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祀三官大帝 〈俗稱三界公〉,即上元祀天官,中元祀地官,下元祀水官。此日清晨,每家供拜牲醴,祈求賜福,並同時拜祀祖靈、地基主〈司土地之神〉、床母〈幼兒守護神〉 等。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古代是延續農曆過年的熱鬧氣氛的節日,因此又有「小過年」之稱;直到元宵燈節熱鬧過後,才真正脫離過春節的氣氛,恢復正常的生活秩 序。上元節是漢民族傳統重要節日之一,也是三官大帝中天官大帝的聖誕日。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俗稱三界公,神格與玉帝上帝一樣尊貴,常代表天公接 受信眾的祈求賜福、赦罪與解厄等。而祭祀三官大帝的日子分別是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和下元十月十五,三官大帝的全稱則是「上元一品九氣賜福天官洞靈 元陽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氣赦罪地官洞齋元虛大帝」和「下元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洞陰元光大帝」。元宵節當天許多廟宇會佈置許多花燈供民眾欣賞,以及舉辦 猜燈謎的活動,小朋友們也會於元宵夜提花燈遊街,所以元宵節早晚都相當熱鬧。

時間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即元宵節,民家會在該日凌晨子時起祭拜天官大帝,以及白晝拜神明、祖先、地基主,也有信眾會特別再祭拜床母的。

特殊習俗
元宵節當天因為有「賞花燈」的活動,「燈」閩南語諧音同「丁」,因而也產生許多與神子有關的特殊習俗,例如已婚婦女相偕到各廟宇「鑽燈腳,生囊(男 胞)」,祈求日後可生男丁;或是擲筊「乞花燈」,乞求象微可生男或生女的花燈;或是「乞丁龜」和「乞喜龜」之俗,亦即擲筊請示神明,看是日後可得男兒或是 會有生育的喜訊;或是偷竹籬,諧音可「得兒」。而未婚女子則有當天夜晚「偷蔥」的習俗,以寓「拔蔥,嫁好尪」的吉兆。另外也有「聽香」的習俗,可在家中或 到廟宇上香,擲筊祈求出門的方向,以偷聽到的話做為祈求事項的指示。

迎燈:俗稱「迎鼓仔燈」。元宵花燈,種類甚多,如寺廟的綵燈,商舖的走馬燈,兒童的骰仔燈、鼓仔燈、兔仔燈、蓮花燈、關刀燈、田蛤仔〈水蛙〉燈、獅仔燈.獅球燈、 戰艦燈、汽船燈等;有手執、拖行,有大有小,有熱火燭,有點小燈炮等,爭奇奪勝。仕女兒童,均於此良宵,逛街遊夜,歡度佳節。

迎玄壇爺:上 元夜,迎玄壇爺遊境,或謂「走佛」。玄壇爺,或稱「寒丹爺」。相傳,玄壇爺為商臣趙公明,又名趙玄壇,周伐商時陣亡,周追封為神。或傳,趙玄壇,自秦世隱 居山中,精修道術,道家稱為趙元帥,職司保安,買賣求財,俗稱武財神。上元日,取其神像,安置竹椅,綑綁兩木作轎狀為椅轎,由赤膊壯漢四人扛,鳴鑼遊行。 每到商店門口,必燃放爆竹相迎,並以爆竹投壯漢,壯漢毫無懼色,謂神附其身,故不怕爆灼。俗謂,玄壇爺畏寒,乃以鞭炮暖之。此夜,商舖燃放鞭炮,一家常達 一兩小時之久,鳴畢,嘉賞金牌、紅包為禮。

弄土地公:另 有「弄土地公」,或稱「弄元宵」,把土地公安置神明轎,以壯丁抬到商家門前「迎弄」,人家放鞭炮,以示迎謝。因轎在其處進退迎弄,其家可得神佑。此外,倘 有「拋炮台」的遊玩。是在長約廿餘尺的高竿上,繫放一尺方大的器物〈如煤油桶類〉象徵炮台,器物內預先放好鞭炮,群眾即自地上點燃鞭炮擲向炮台,使炮台內 的炮火爆炸,擲中者可得獎品,鼓火隊迎送回家,以為當年運氣好。

聽香:是夕,夜靜更深,婦女間傳有聽香之俗。則先在自家神前,燒香點燭,擲筶占卜應走方向後,乃走往該方向,而於路上竊聽人語,以其入耳片語,回家後再擲筶,判斷祈願某事之吉凶,此即所謂「聽香上佳婿」之類。譬如,卜占長壽,而其聽取之語,偶及「麵線」,則解為長生吉兆。

燈謎:亦 曰「燈猜」。讀書人之間,上元夜之韻事。謎語,以書條貼在紙燈上,供人猜射。今人製謎,多以經文詩詞,或社會流行之成語,或古人名、地名,以及一切事物之 名詞稱謂,為謎底,而另撰隱合謎底之謎面。射者,即憑謎面,以猜其所隱之謎底。即先念謎面,而後射出謎底。其猜不中者,即打鼓緣,以示其不對。猜中時,連 打鼓面三聲,例由設謎人贈賞品。本省詩社發達,每當此夜,文人雅士,參加燈猜會者,頗不乏人。

偷俗:是夕,有幾種偷俗,為點綴上元夜之樂趣。俗以未宇之女,偷取他人之蔥菜為婚嫁吉兆。諺云:「偷敲蔥,嫁好尪〈夫〉」「偷敲菜,嫁好婿」。也有「拔竹籬」的偷俗,竹籬音同得兒。是夜求子的婦女偷拔人家竹籬的竹以為吉兆。惟類此偷俗,僅為象徵性質,鄰家得知,亦多不以為意。

鑽燈腳:俗以婦女鑽過燈下,為生男之兆。此因,燈音通丁,取其添丁吉意。俗謂:「鑽燈腳〈下〉,生男葩〈生男〉」,即為「穿燈求貴子」意。

照月光:另有「照月光」的習俗。據說,此夜觀月,浴月光,會受孕。中秋夜也有此俗。

拜冬生娘:婦女間另有拜冬生娘之古俗,即略備祭品與一雙繡花鞋,祀之。冬生娘,亦稱東施娘。相傳,東施工刺繡、裁縫。少女慕其工藝,故祀之。

關椅仔姑:上 元夜,婦女間有「關椅仔姑」的占卜遊戲,現在也已不多見。所謂椅仔姑,傳說乃被繼母虐待夭死的一個女兒。關椅仔姑的遊戲,則以小竹椅象徵那個三姑的女兒, 當遊戲者問卜的時候,抬椅子的人即憑搖動椅仔姑作答。遊戲時念唱下面的文句:「三歲姑,四歲姐;阮厝〈我家〉亦有檳榔心,亦有蕃薯藤;好食不分恁〈你〉, 分阮三姑較是親〈親密〉;親落親,親豆藤;豆藤白波波,一條小路透奈河;行到奈河橋,腳亦搖,手亦搖」。

拜宮廟:此夜,婦女多詣寺廟參拜,而俗以其來回不得走同一條路。上元過後,新年的行事可以說全部結束,十六日起一切回復照常。

拜天官大帝:天官大帝地位與天公一樣尊崇,所以祭拜方式與所準備的供品皆與祭拜天公生時相似。

設置地點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月初九--天公生

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民間俗稱的「天公」即黃皇上帝,也是道教傳統上所尊稱的「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帝」,玉皇上帝在天庭統領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 眾神,由於祂的地位至為尊貴,所以民間習俗在祭拜天公生時,也是非常慎重,民間俗諺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貴。 祭拜時最傳統的大禮是:打開大門,穿戴整齊,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現代一般信眾則往往只有上香祝禱而已。當祭拜完成後,先燒金紙,再將天公座 一起燒化,之後再撤去供桌。

時間:
一般祭拜天公的時間約在農曆正月初九凌晨子時一到(十一點至一點)便可開始,直到翌日清晨七點以前可,但俗傳因為天不的神格非常尊貴,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誠 意,有些天公信仰盛行地區的信眾更會慎重的在半夜先於家中敬拜天公後,再前往鄰近的天公廟上香獻敬。

設置地點:
拜天公時,可分兩類:一是家中正廳有吊天公爐者,二是家中無天公爐者。若是家中有帛天公爐的話,可把供桌設於大公爐下向門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天不尊駕降臨;若是家中無天公爐者,則可將神桌設於前門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

供桌:
供桌較特別,需設頂桌和下桌(或前後桌),一般是以長板凳或矮凳將八仙桌墊高,八仙桌腳下分別置放四疊壽金(金紙頭得朝門口,就像人敬神時的方向),此即 為頂桌,下方前面再加放一張供桌,即為下桌。頂桌前再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並在頂桌兩旁繫上頭帶尾青的甘蔗,兩只甘蔗頭尾青部分再以紅線繫在一起,兩來可 加掛高錢(又稱長錢)垂在兩側,並準備三只或五只代表天公的天公座(燈座)擺在頂桌中間,中央再擺上香爐,爐之兩旁並備好燭檯。

供品:
拜天公的供品,頂桌和下桌的特色也不同,頂桌是獻給最尊貴的天公,以清素的齋品為主;下桌是獻給天公的部屬神明,因而是以五牲等葷食為主。頂桌得備鮮花一 對,點上一對蠟燭,並在淨香爐前擺上三只茶杯,斟上清茶,而頂桌的清素供品,一盤為紮上紅紙的麵線三束(亦可燙熟分裝三碗,每一碗上再各置一顆黑砂糖)、 五果(如柑橘、蘋果、香瓜、甘蔗、香蕉等水果)、六齋(如金針、木耳、香菇、冬粉、土豆、紅棗,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備之意),亦有在六齋外,再加菜心、豌 豆、綠豆、豆輪、麵筋、麻栳等乾料,組成十二碗、二十四碗或三十六碗的菜碗,以及糖塔、糖盞等。下桌的葷食供品為五牲(如全雞、全鴨、全魚、全豬、全羊, 亦有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燙熟即可;此外,還有紅龜粿、甜料(如米棗、甜糕)等。

金銀紙:
獻給天公的金紙主要是天公金,包括頂極金、太極金、天金、盆金、高錢(長錢)等,其中高錢可撕開拉成長條狀,掛於頂桌旁的甘蔗上,或是掛於全羊、全豬的牲禮上,為兼具裝飾性效果的獻敬。

禁忌: 
民間習俗上非常強調拜天公的誠意,所以祭禮中有些禁忌必須遵守,首先所獻的全雞,必須是閹過的公雞,白毛雞和母雞則不可。當天不可以曝晒女性的內衣褲、不可以隨意對外傾倒便桶、不可以口出穢言,以免褻瀆尊貴的天公。

 

拜天公,只有在當初阿嬤還沒去當小天使時,我們才跟隨著阿嬤一起拜天公,只知道,拜天公非常的麻煩,阿嬤每次都會把桌子墊高拜,完全按照習俗走耶!很高興我有參與到正規的傳統習俗。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月初五--迎財神(開市、開工)

 

從農曆正月初五到二十日之間,都是商家選擇店面於過年後正式「開張」的佳期,一般台灣民眾多喜好選在初五當天開張,因為這天也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初五接神更能獲得吉祥如意,也期望來年生意更為興旺,財源廣進。

財 神有分文財神和武財神兩類,文財神是指比干、文昌帝君;武財神是指關聖帝君(關羽)或玄壇真君(趙公明);而趙公明和其四位部將「招保天曹」蕭昇、「納珍 天曹」曹寶、「招財使者」鄧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等,被合稱為「五路財神」。此外,土地公、財帛星君、明初擁有聚寶盆的沈萬三等,也被視為財神。 從前商家在開張(或開市)當天,會先在招牌上繫上紅彩,店內會張掛著以紅紙書寫的「黃金萬兩」、「開市大吉」、「招財進寶」、「生意興隆」之類的吉祥字 句,並且來個新春天減價的活動,發紅包給員工,新春團拜,或設宴席招待親等。

 

時間:農曆的正月初五到二十日之間,由商家自行擇定開張迎財神的吉日,祭拜的時辰則在上午。

設置地點:
一般商家皆有安設財神神位,故祭拜地點先擺設在該神位前的供桌上,若屬挑高式的小型神龕,可在神龕下加放一張供桌。另外,再於商店或工廠內近門口處另外設置一張大供桌向天迎接財神爺。


供品:「開張」或「開工」時,供三牲、清茶、香花、時果、餅乾 糖果、發糕、香燭。

金銀紙:以壽金、福金、刈金、香、燭、鞭炮為主。當祭拜完畢,則鳴放鞭炮驅邪以及祝賀開張大吉。

如果要更隆重,開市時應準備三種水果〈必備鳳梨〉,發糕兩個、紅龜、紅圓各 12 個,三牲〈必用公雞〉、紅甘蔗〈節節高升之意〉、花生、蓮子、金針、木耳、有殼龍眼、旺旺仙貝、黃色的香、壽金、福金、掛金各三支、天金、地金各兩支、放鞭炮。

 

四叔開公司,幾乎每年能夠去他公司一起開工,我們都會去,但今年沒法去,少賺一個開工紅包呀!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月初四--接神日

舊 臘廿四日「送神」昇天奏報之灶神與地上諸神,於此日下降,回到人間。為此,各戶廳頭供拜牲醴、果品、甜料等物,及燒金紙、神馬〈紙上印有馬形,以供諸神乘 駕〉,燃放爆竹,接迎諸神下降,降賜吉祥。俗謂「送神早,接神遲」,則以為送神應於黎明之前,越早越好,反之,接神祭儀概於過年以後始舉行。於神明廳前設 置供桌。

由於民間傳說農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為送神日,即神明上天述職,稟報人間善惡,至正月初四會再返回人間,繼續接受祭拜與監察人間的善惡,因此該日必須非常謹慎地迎接神明下凡,故稱為「接神日」。

接神日的供品,主要是牲禮(三牲:豬肉、雞肉、魚)、四果(如柑橘、蘋果、香瓜、葡萄等)、酒、菜碗、甜料(如花生仁、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

金銀紙:
有壽金、刈金和甲馬,準備甲馬是因為要犒賞負責迎接、保護神明返回人間的神兵神將,故甲馬上通常印有盔甲、弓刀或馬匹、馬夫等圖案。

 

找來這麼些資料,我相信應該很少人都按照習俗這樣拜拜了,若真的有,真的非常的傳統,不過中國的傳統年節,雖然現在愈來愈現代科技化了,但知道這些習俗,也很不錯呢!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三赤狗日:

正月初三沒有年俗活動,故言:「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歲時節令原本具有調節生活作息的功能,過年時民眾歷經除夕圍爐、初一開正、行春和初二請作客,已經非常勞累,因此初三必須暫作休息。

民 間傳說初三晚上「老鼠娶親」。過年俗語:「初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娶新娘」,意謂初一初二開放賭博,民眾可以上試試賭運,或謂初一拜拜,初二女兒做客都 要擺場面,初三是老鼠娶新娘的日子,因為老鼠娶親,所以要提早熄燈就寢。關於提早熄燈,民間有兩種說法:一說要破壞老鼠的婚事,以免老鼠繁殖偷食五穀危害 農作;另一說則是提早就寢以成全好事,因此會在廚房中撒放食物為之慶賀。初三老鼠迎親的傳說其實具有假藉民間習俗強制民眾早作休息、調節身心的作用。所以 只好:

1.睡到飽:因為從除夕到初二都勞累,所以今天可以好好調息一番,晚起一下。

2.早上床:因為初三老鼠娶親,機於愛護動物,成全老鼠的好事早早上床睡覺。


真的!我初三真的睡超久,一直睡到下午兩點才起床!前兩天真的讓我玩到太累了...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二做客:

1.做牙:一般從商者拜土地公,而沒從商也會拜,大多都用牲禮祭拜, 現代也逐漸改為以鮮花水果祭拜,因為家裡還有許多肉類沒吃完呢!而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見附註一),就多用牲禮祭拜。

2.公媽(祖先)開葷:早上要拜祖先,而且是準備牲禮和菜碗,豐盛的一 餐請祖先品嚐。

3. 回娘家:原來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是十一(請子婿)或十二(女兒回娘家),但不知何時開始改為初二,或許因工商業社會新年假期短(只有五天),所比選擇這一天 比較適當。舊時女兒回娘家的目的是父母探詢女兒在婆家的情形,是否孝順公婆?勤儉持家和勉勵女婿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

自 初二起,媳婦回娘家探親,稱曰「做客」,即歸寧。做客,不限日期,多在正月中。歸寧時,隨帶禮品,調「帶手」。外家〈娘家〉有兒孩,則另送紅包。女兒有兒 孩,外家則送雞腿,或用紅絨線繫古錢,掛於孩頸上,謂「結衫帶」。俗說「有爸有母初二三,無爸無母鬥擔擔〈幫忙人家的做客,抬擔于〉」。新正的做客,無父 母的也由其兄弟帶同探親。

正 月初二是女兒歸寧的日子稱為「作客」,女兒出嫁即是「外人」,回家省親就被稱之為「作客」,新婚夫婦初二作客通常由舅子或晚輩前去「娶作客」。回娘家作客 時通常會攜帶禮物作為見面禮,俗稱「伴手」或「等路」。台灣俗語:「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湊擔擔」;意謂父母健在時女兒可以在初二初三回娘家作客,父 母去世之後,只能留在家中幫忙做家事,這是沒有父母的哀痛。初二請子婿一定是在中午,許多地方習俗女兒作客必須在傍晚之前離去,不能看到煮晚餐的炊煙,否 則娘家將會貧困,意謂女兒出嫁就是客人,不能留在娘家吃到底。

此外,初一嚴禁女兒回娘家,否則對娘家不利,因為女兒出嫁理應在夫家過年,假如新年第一天就回娘家,表示婚姻出問題才需要迫不及待回娘家求助。

新 婚夫婦作客時,娘家會準備兩雙連根帶葉的甘蔗和兩隻「娶路雞」讓女兒帶回婆家。兩隻甘蔗以紅絲線繫綁代表兩人同心,留根帶葉表示有頭有尾、白頭偕老,甘蔗 在民俗觀念中則象徵漸入佳境、節節高昇,「娶路雞」是要帶回婆家飼養,希望「年頭飼雞栽,年尾做月內」,意在祝福新人子孫繁衍生生不息。現代公寓式居家環 境不適合養雞,因此「娶路雞」都是以竹編小雞籠內置紅包(買雞錢)充數。


其實有很多習俗,在現在已經許多不再用了,但看看也好,也會覺得,以前的人,要記這麼多習俗,好累...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月初一--開正

圖片來源:文建會

1.拜年:親友互相往返拜年,互道恭喜,祝福對方來年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2.穿新衣:新衣代表萬象更新,尤其是小朋友對新年的期待,有一套自己喜歡的衣物,從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是多麼另人興奮的一件事。

3.行春:新年第一次出門,通常會到廟裡祈福,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順利。尤期會注意出門時的方位,先往東走走會大吉大利,就鮮少有人會往南走的。

4.開門、關門看吉時:開門、關門本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但是在初一這天就顯得隆重,因為農民曆上都有註明幾時開門、關門是大吉,所以大家寧可按照時間討個吉利。

5.禁忌多:新年期間凡是認為不夠吉利的事,都被列為禁忌之列,如:不能口出穢言、不能罵人、不能倒垃圾清穢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覺、不能煎粿等。

6.早餐吃素:這是以前農業社會,一般吃葷家庭唯一一定吃素的一餐,是祖先們憐惜萬物的仁愛之心,現代的想法認為初一吃素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前一晚的年菜太油膩,清腸胃也有益健康。

初一出行稱為「行春」,「春」台語有剩餘之意,行者則有聯誼、祝福之功能。行春大都是到寺廟拜拜或到親友家中拜年,新年期間到親友家拜年,主人都會以甜點招待,客人拿起甜點必須「講好話」祝福對方,比如「吃甜甜給恁賺錢」、「吃紅棗給恁年年好」、「吃煙予恁年年偆」等。

正月初一早餐,民間習俗必須吃素,而且不能吃粥、喝湯,據說:「初一早吃菜恰贏吃一年齋」,初一早餐吃粥喝湯則出外會被雨淋。

初 一午餐俗稱「開葷」,鍋中必須烹煮雞鴨魚肉各種食品,象徵一年中都會菜餚豐盛,民間習俗初一白天不可睡覺,據說男人白天睡覺,田埂會崩塌,女人白天睡覺則 廚房會倒毀,現代家庭大都使用流理台,不易崩塌,因此這項禁忌也不再流傳。此外初一嚴禁女兒回娘家,否則對娘家不利,因為女兒出嫁理應在夫家過年,假如新 年第一天就回娘家,表示婚姻出問題才需要迫不及待回娘家求助。

傳 說古代有年獸為害四處吃人,所以家家戶戶於該期間圍爐聚餐,享受最後的團聚時刻,直到除夕夜一過,年獸已走,大家紛紛慶祝彼此的倖存,恭賀度過該年並且又 增長了一歲,故而留下除夕夜圍爐、初一賀歲的習俗。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五,稱為「新正」,而大年初一則稱為「開正」,家家戶戶會舉行祭拜神明和祖先的活動, 祈求祂們保佑信眾和子孫在未來新的一年裡能夠諸事平安如意。

時間:
開正的時刻,隨每年干支不同而有不同,約在正月初一的凌晨,一般都是除夕夜守歲後,待午夜開正時刻一到,祭拜過神明後,才去睡覺;至於拜祖先的時間則約在初一近中午時。

設置地點:
由於祭拜的對象是神明和祖先,所以供桌的設置在神明廳「或公媽廳」前即可,將八仙桌特別圍上繡有吉祥圖案的桌裙,門口則懸掛紅彩或八仙綵,廳堂點上燈,神桌上也點上蠟燭。

供品:
拜神明的神桌上,可供上水仙花或是牡丹、梅花等,以及應景的年節相關供品,如柑塔(柑橘疊成塔狀)、年糕(甜粿,有年年高昇之意)、蘿蔔粿、芋頭糕、發粿 (祈求發財之意)、長年飯,粿和飯上插著「春花」,增加新春年年有餘和發財如意的吉祥意味。香爐前供著三束紮上紅紙的麵線,奉上三杯清茶,以及甜茶(如紅 棗茶)、甜料(如甜花生仁、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糖果類供品)。此外,也有信眾會獻上全副的三牲(豬肉、雞肉、魚)等來祭拜;也有些家庭會以年糕和十二 碗菜碗(如花生、荷蘭豆、豆干、豆包、長年菜、菠菜…….等)來祭拜。拜祖先時,得準備七杯酒、七個碗與七雙筷子,加上上述供品,其中牡禮可重複祭拜,但 須剖開,可加上菜碗(蔬菜),蔬菜中有的會用菠菜以及連根帶尾的大蒜,菠菜是採其閩南語意似「飛」,有飛天、飛黃騰達之意,而帶鬚的大蒜則採其形狀,以寓 子孫可以「頭毛嘴鬚白」,即「長壽」之意。

金銀紙: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好認識春節吧!從網路上找來一些資料,可以給自己留作紀念和參考價值。


農曆正月初一到初五是「新春」、「新正」,是民間最重要的節慶,現在稱為「春節」。其中以初一最為重要。吳自牧在《夢梁祿》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隋代杜台卿《玉燭寶典》中說得更為明白:「正月一日為元日,亦云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

歲時行事,以正月春節為最多

新正:初一至初五日,謂之新正,或稱新春,家家門上貼春聯,歲序更新,萬象皆春。



12月31日--除夕

除夕夜,全家人團圓聚吃年夜飯,平常散處各地的家人,紛紛趕回家團圓,所以除夕夜也叫團圓夜。這一夜所吃的菜,有特別的禮數,雞鴨魚等均需用全隻,首尾皆不可少,且盤數必為9或11、13等,需用單數,又由於正月初一,家中不可開火,故需在除夕夜好好飽餐一頓。

除夕在漢民族的歲時節令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大日子,因為它是歲末全家人大團圓的節日,一早起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除舊佈新,以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因此會在當天家中裡裡外外重要位置張貼春聯,增加過年的喜慶氣氛,神桌和神明彩也會特別再打掃潔淨,並準備「辭年」祭拜玉皇上帝、三界神明、灶神、床母、地基主和祖先等,以感謝這些天地神明、祖先等對家人一來的平安護佑。當天晚上家人一起圍爐聚餐,飯後分壓歲錢、守歲,並在夜半到附近著名廟宇祭拜準備「搶頭香」,或是全家大小帶到祖祠的祠堂上香祭祖,以祈求神明或列祖宗對未來新的一年的庇佑。

除夕當天也要更換春聯,王安石〈元旦〉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聯源起古代的「桃符」,桃木自古即被視 為袪邪驅鬼之物,漢代有削桃木為神荼、鬱壘像立於門口驅鬼的習俗,六朝時期在門上貼神荼、鬱壘畫像並插桃枝避邪,至五代後蜀姚昶在桃符上題書「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乃為最早的春聯,明太祖命官員在家門張貼春聯,後流傳民間蔚為過年習俗。

 

春聯文辭內容都是吉祥對句和吉祥語,而不同職業也有不同對聯,因通常貼在門楣故叉稱為「門聯」,也有貼在室內或門上,祈求來年希望。一般民眾貼「大家恭 喜」、「恭喜發財」或「恭賀新喜」;商人所貼春聯內容為「招財進寶」、「對我生財」、「財源滾滾」等;農人則貼「五穀豐登」、「風調雨順」;漁民在船上貼 「滿載而歸」、「一帆風順」;工廠則張貼「開工大吉」。此外雞舍豬稠貼「六畜興旺」(不可貼房間);車輛貼「開車大吉」;風鼓貼「川流不息」;米缸貼 「滿」(不宜貼廁所);其他樑柱、牆壁則倒貼「春」、「福」,表示春到、福到。此外也有在門楣上貼五張有花邊剪紙上書「福」字,稱為「五福紙」,象徵「五 福臨門」。由此可見春聯是代表民眾對來年的期許。如家中正值守喪期間則不能貼紅色門聯,而以綠色或黃色門聯代替,父喪貼綠色、母喪則貼黃色,文辭內容則是 思念親情的文句。

除夕是每年農曆最後一天,因為當天要祭拜神明、祖先等多處,需要準備辭年的時間也很長,所以祭拜的時間往往在上午便已開始。

設置地點: 
祭玉皇上帝時,供桌分頂下桌(或前後桌),陳設在三界公爐下或中庭向天處;拜神明時,則設在神明廳前的供桌上;拜祖先時,則設在祖先牌位前的供桌上;拜床 母時,設在床上或是在床頭另設小供桌;拜地基主時,可設在門口或後門向屋內拜;拜門口好兄弟時,則設在門口向外拜。

供品:
拜玉皇上帝時,頂桌準備清素的六齋或十二道菜碗、麵線三束、水果(尤其是年柑,有的會排成柑塔)、年糕、發、甜料和下桌全副的牲禮、水果、年糕、甜料等; 繼而再將供品轉過來拜神明,供桌上先供著長年飯和發粿,上面插著一對「春花」,表示年年有餘、發財甘意,以及麵線三束,表示長壽;拜祖先時,可用剛才的供 品,但需將牲禮剖開,再煮幾道菜碗來祭拜。拜床母時,可用春飯、麻油雞酒;拜地基主和門口好兄弟時,可準備五味碗、年糕。

金銀紙:
拜玉皇上帝時,用頂極金、太極金、天金盆金、高錢和鞭炮等;拜神明時,用壽金、刈金、土地公金;拜祖先時,用壽金、刈金、銀紙。拜床母時,用床母衣、刈金。拜地基主時,用刈金銀紙;拜門口好兄弟時,用經衣、銀紙。

禁忌: 
除夕一到,為除舊佈新,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時有好兆頭,一般禁止吵雜,不准搬弄東西發出聲響,不准大聲講話,不准喝斥吵架,不准哭,鼓勵大家說吉詳話。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到春節,就會想起以前小時候的過年歌,全都是用台語唸的,看你們會不會唸囉!

這幾天一直想不起來初十四的內容,今天終於找到了!

有發現幾種版本,但我只放上我以前唸過的版本。

來回味一下吧!


初一場


初二場


初三老鼠娶新娘


初四神落天


初五隔開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以來,一年當中,最喜歡的節日就是中國農曆年,其次是西洋聖誕節!

所以當初人還在澳洲打工度假時,明明到三月才結束,但就早已下定決心,在農曆年前要回台灣過年!

不管有多遠,我總覺得過年過節就是要和最親愛的家人們一起度過,

就算外國多麼的美、多麼的大,但怎樣都比不上我最愛的家人,和喜氣洋洋的農曆年節!

喜歡家人過年團聚的感覺,雖然現在已不像從前那樣般熱鬧有趣,

因為阿公阿嬤都已經去當小天使了,然後前幾年又發生一些事情,

但這依然不會減低我喜愛熱鬧農曆年的過節感受!

雖然每逢過節都要大掃除,但除舊佈新,我做的很開心,

這次家裡大約有百分之七十都我整理,幫老媽清理了廚房、窗戶、櫥櫃,

發現東西還是要全部從櫃子裡搬出來好好整理,全部重新排過,會發現有許多當初浪費的空間!

突然覺得我好像是整理達人,因為原本櫃子是塞滿的,但當我整理完後,

再把所有東西放回去,重新整頓後,竟然會空出三分之一的位置,令我感到訝異!

而且還會發現塵封已久的東西,可以拿出來好好利用。

龍年到,新的一年,希望事事順心,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覺得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前些年,每年身體都有些狀況,希望新的一年到,萬事順遂呀!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陽節,是祭拜先人的日子,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

我都會跟著爸媽一起去拜祖先,他們都放在三芝的龍巖,

這個龍巖可說是台灣最美的一座寶塔了!

雖然在山上,但是蓋的超美的,最近又要新蓋寶塔,而且還是日本有名大師安藤忠雄的作品,

我想等到蓋好以後,一定會超美的,會變成櫻花世界!

我還挺愛去龍巖的,給人一種安祥的氣氛,不會像其他的靈骨塔,

會有種怪怪的FU!

而且每次去拜拜,都會去看他們現在又出了些什麼新東西,

什麼新東西呢?就是要燒給先人的物品,以前大多都衣服之類的,

但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多了好多日常生活用品,我這次去,

終於趁服務人員不注意時,把東西幾乎都拍下來了!

來給大家看看吧!什麼都有耶,而且全都是紙做出來立體的物品,好厲害!

我覺得最猛的是腳踏車,超級像!而且還原比例!

逼真-1.jpg

上面這張照片,右上角是液晶電視,但因為燈光還有拍的沒有很好,感覺不出來逼真!

但腳踏車真的就超真實啦!但一台買的話要3000元,都可以去買台真的腳踏車囉!

右中間是音響,應該很明顯才對!  右下是一台筆電,遠看也超逼真!

 

 逼真-2.jpg

上面的東西,也都做的很像,也有i phone 4、PSP,不過名字或商標都稍稍變了!呵呵!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22是冬至,也是吃湯圓的日子,昨晚和我可愛老媽包了湯圓,

一早老媽就煮好要準備帶去龍巖拜祖先,

而我當然就一起去囉!只要我有空都會陪老爸老媽他們一起去拜祖先,

我喜歡和家人一起坐著車到處兜風,就算沒有去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還是覺得很棒!

雖然週遭的風景不如澳洲的開闊原野,但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覺就是很讚的!

去拜拜,因為大多都是我和老爸老媽一起來,所以祖先牌位的號碼我都記的很清楚,

拜好了後,就去生活館吃湯圓啦!有鹹有甜,但我包的湯圓好像料包太少了!

但包太多又怕會爆開來!下次會改進啦。

包湯圓很有趣呢!!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萬聖節是美國的節日,所以就算我在澳洲也是過不到萬聖節這個節日的,

因為當初我在要回台灣之前有去逛市區的商場,只看到聖誕節的擺飾,

沒有看到萬聖節的,所以當初就有猜想到澳洲人應該沒在過這個節日的吧!

特地上網查一些萬聖節的資料,介紹給大家認識一下這個外國的鬼節日吧!

 

中國有鬼節,外國人也有萬聖節 (Halloween)。近年來我們過萬聖節的風氣愈來愈盛,外國的鬼節在許多國家也製造出歡慶的氣氛。

透過以下介紹,大家可進一步認識萬聖節的起源傳說與風俗習慣:

2500年前,居住在愛爾蘭的塞爾特人以10月31日為每年的最後一日,

11月1日是新一年的開始,也象徵冬天的來臨。在這新舊年交接的夜晚,

塞爾特人相信死亡之神Samhain會帶同看不見的靈魂重返人間,

找尋替身後得以重生,因此他們燃點火炬,焚燒動物以作為給死亡之神的獻禮,

而族中的祭師也會主持祭典。為了驅趕黑夜中的游魂野鬼,

塞爾特人會利用動物的頭或皮毛打扮成鬼怪的模樣,口中並發出可怕的聲音,

這就是歐美萬聖節化妝舞會的由來。

過了當晚,鬼魂返回陰間,一切也就回復平靜。

 

後來,塞爾特人的祭典日與羅馬人用果仁及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溶合了。

儘管塞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之後被基督教所取代,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了下來。

到了19世紀中期,萬聖節的節慶活動經愛爾蘭移民傳入美國,流傳至今。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中元節
我們在上星期三農曆十四就先拜好兄弟和好姊妹了
我很喜歡中元普渡
除了有很多零食可以吃
還有拜拜時
也很有趣
以前阿嬤還在世
我都會去幫忙拜拜
因為很有趣
這次中元普渡是在平常開學日
好像往年大多都在暑假時候
不過我沒有差
目前在當米蟲
所以
還是幫了許多忙
也請淵淵來幫忙
很有趣的
到了隔天是農曆十五時
我聽到狗狗在吹狗螺的聲音
我想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