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1月21日(四) 第二天-3
天氣:晴 中午時分約十二度左右
行程:京都銀閣寺
我們搭車抵達銀閣寺前下車,這個寺廟是我第一次來京都時就已來造訪過她了!
這回再度安排至行程裡,去年已帶大妹去過金閣寺,為了不重複,今年改去銀閣寺。
下車看到人行道旁的銀杏樹,有的還綠綠的,有的已變成金黃色,有的還帶點綠色,
真希望下週去東京時,要去看的明治神宮外苑的銀杏並木群已經變成金黃色了!
左上角那張小河兩旁就是非常有名的哲學之道,這裡春天最美,有機會再來囉。
哲學之道是由於日本的哲學家西田幾太郎經常在此散步而得名。
它還是“日本之路百選”選定的散步道路。
櫻花盛開的春天,花團錦簇的櫻花樹尤其美麗,
而夏夜里渠水附近螢火蟲的熒光又給人以夢幻般的遐想,
秋天紅葉又將哲學之道裝扮成火紅之路。
門票500円,銀閣寺的門票本身就是1個符,很有特色。
銀閣寺又稱慈照寺,是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於公元1482年建立的別墅山莊。
美麗的銀閣寺入口處的竹圍牆引人進入中門,
被稱做銀閣的二層樓的觀音殿座落在中門入口處的右側。
前回去過金閣寺,是金色的,這回來銀閣寺,特地跟大妹說銀閣寺不是銀色的,
雖被稱為銀閣寺,但不像有數層金箔裝飾的金閣寺,銀閣寺並沒有使用銀箔。
據說當初銀閣寺計畫使用銀箔裝飾觀音殿但是創建人足利義政在建築途中去世,
雖有眾多說法但沒有人知道真情。
所以我想為何叫銀閣寺的原因是她有一大片的銀沙灘,
或許因為陽光照射下白銀色的,才取名為銀閣寺吧!
照片裡有個像山的形狀,叫做向月台,也是銀閣寺著名的景點。
銀閣寺的銀沙灘最有名,而且上面一樣又刮出許多紋路,
一群人都擠在銀閣前拍這兩層樓的銀閣,一旁的楓葉也很美,
覺得向月台怎麼用白沙堆砌成呢?太厲害了,可以稱沙雕了吧!
有拍一下小短片,來看看這銀閣寺的景色吧!
日本建築都是由建築旁邊或是斜邊採光,
所以許多寺院或是民宅的庭院都會使用容易透過反光以採光的白沙。
銀閣寺庭園的銀沙灘不只是外觀漂亮也可以把太陽與月亮的自然光反射到室内。
京都的庭園喜歡採用白川沙。
因為把花崗岩打碎而製造的京都特産的白川沙,比起一般的沙,光的反射率很高。
銀閣寺的庭園大致分為山上和山下兩個區域。
山上是以白石舖成的枯山水庭園,山下則是以錦鏡池為中心的池泉迴遊式庭園景觀。
中央為池水如鏡的錦鏡池,而銀閣寺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庭園西北邊的角落有高約60公分的銀沙灘。灘意味著大海,傳說是模仿中國的西湖。
銀沙灘西南邊有高約180公分的向月台。
上回來銀閣寺時是夏天的時候,那時比較不漂亮,因為庭園裡全都綠油油一整片,
沒有層次感,像現在秋楓時節,有許多色彩變化,比較美!
我相信春天應該是銀閣寺最多人的一個季節了,因為外頭的哲學之道,一整排的櫻花樹呀!
來到這裡又遇到小學生的修學旅行,小學生很可愛,
好像有分成小組活動,然後每組又有攝影師在跟拍,
應該是小六畢業生,才會有攝影師跟拍,要做畢冊用的吧!
就在池子前每一組輪流拍照,聽著攝影師在跟小朋友對話,請他們擺POSE,SMILE!
光看他們站在前面拍照,就可以知道每組的活潑程度,
有的好內向好安靜啊!有的就很有活力很活潑,真可愛啊。
銀閣寺的庭園被指定為特別史跡以及特別名勝。
據說足利義政常使用茶之井這裡的水泡茶。因為茶之井的水質很好,直到現在還繼續用於茶會。
茶之井附近有洗月泉。不知道為什麼有很多人在這個池子裡投幣,又不是許願池~~
沿著順路指標前行著,開始往上爬階梯,這裡有松樹、楓樹、櫻花樹,
幾乎每一季節都有其特色,偶而頭上會飄下楓葉,很有趣,
地上也一堆小楓葉,看起來很像許多小星星!
順著庭園間的小徑,一路散步到後山,不只欣賞到園匠用心栽培的花木,
還有閃爍在陽光下的苔園,還可以一覽整個銀閣寺的全景。
這裡視野真不錯,往下俯瞰銀閣寺,在她前方依舊站滿著觀光客!
銀閣寺沒有金閣寺般富麗堂皇,看過金閣寺再看銀閣寺的人難免會有所失望,
但漫步在銀閣寺裡也是可以欣賞獨特的優美景觀及享受安靜的氣氛。
有些人就是喜歡銀閣寺寧靜的感覺,而比較喜歡銀閣寺。
而我兩者都喜歡,不同風格呀!
逛完銀閣寺了,在前面參道上買了人手一顆抹茶口味和奶油口味的泡芙,
一旁還提供椅子和茶可自由取用,我們就在一旁休息,喝了好多杯的茶呀!
看到鹹大福還有栗子餅,都買來吃看看,鹹大福的老闆知道我們在講中文,
還跟我們說這個好吃好吃,比出大姆指咧!呵呵!吃了真的很好吃!
而栗子餅,也很讚,裡面包著大大顆的栗子。
又走回哲學之道了,好多車伕在等候生意上門,搭一次至少兩千円起跳,不便宜咧。
看了一下地圖,也發現在我們搭車的順路有間郵局,太好了,
等等搭巴士要提早兩站下車,要來去郵局買當地限定版明信片。
搭上巴士,結果站與站距離很近,數錯站,多搭一站才下車,往回走去郵局,
有賣多款限定版明信片,真是太好了!買了數張和郵票,再等待巴士,前往下一站真如堂。
下篇待續....京都真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