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8月6日(三) 第四天-1
天氣:多雲偶陣雨轉晴 (26-33度)
行程:興正寺-西本願寺
昨晚我們為了洗衣服,一直到十二點多左右才拿到樓下洗,
因為要排隊洗衣服,這間的東橫INN是洗衣和烘衣合併在一起,
所以若有人要烘衣的話,就得排上兩小時,
我們只洗衣服只需要三四十分鐘左右,
我拿衣服下去時,發現要等許久,就再上樓,沒想到要刷卡,
我沒帶房卡出來,還好有位日本人要上樓,就請他刷卡,
後來在電梯裡還小小講了一下話,問我去幾樓,然後是來觀光嗎?
之後我和B媽再下樓來等,實在等不到前一個人來把衣服收走,
就去請櫃枱人員幫我們把衣服拿出來,我們才能洗,
洗到大概要一點十五分,我實在無法去拿衣服,累了,
就和BB先躺平睡覺,由B媽下樓去收衣服,
就在我和BB躺平時,1:17竟然地震,我們都被搖醒了,
開電視看看京都是四級地震,頭一次在日本遇到地震,
B媽在樓下收衣服,沒有感覺到地震的搖晃,把衣服晾起來,便睡啦~
今天六點半起床,輪流梳洗後,七點半下樓吃早餐。
我們搭08:03的巴士,在斜對面搭車,很近,今日一整天都使用京都巴士一日券,
非常實用的巴士券,因為搭一次就230円,搭個三次馬上回本。
我們第一站是西本願寺,只要搭兩站就下車了!
下車後看到很多狂奔的腳踏車,不管是學生或上班族,
腳踏車都騎的飛快,有的還不遵守交通規則,超危險!
先去西本願寺隔壁的興正寺逛一下,看起來就很有古樸的建築風格!
很快就逛完興正寺,接著去西本願寺,外頭有著美麗的石燈籠,
西本願寺是一間免費參觀的寺廟,夏季開放時間:5:50~18:00,冬季6:00~17:00,
西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大本山。
西本願寺主殿皆是木造建築,優美的建築型態,有種讓人沉靜氛圍。
我們從御影堂門入西本願寺,一進去就看到超大銀杏樹。
建築風格反應「桃山時代」的絢爛精緻,
在每個屋脊裝飾、階梯雕品、唐門建築等細微處,發覺奪目的優美。
在「御影堂」前的大銀杏,樹齡超過四百年,
歷經多次火災仍不損其風彩。西本願寺已經登記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在大銀杏樹的後方是御影堂,可入內參觀,要脫鞋,而鞋子放入袋中自己提著。
文永9年(1272)創建於東山,天正19年(1591)遷至現址。
西本願寺的建築反映了絢爛豪華的桃山時代的藝術風格。
寺內安置有開山始祖親鶯聖人坐像。
西本願寺內的唐門、白書院、黑書院、
日本最古老的能舞台等是日本國寶級建築物,
其它還有壁畫、枯山水樣式的虎溪庭院等精彩景點。
在御影堂內,超美的,金光閃閃的燈飾,
裡面很莊嚴肅穆,逛了一會兒,就從另一邊離開御影堂。
有一條廊道可連通至阿彌陀堂,這些世界遺產的建築,
木頭都好舒服好好走啊!
阿彌陀堂裡的感覺也和御影堂很相似,裡面剛好有人正在拜佛中,
我們就很小聲的參觀完此處,很安靜的把腳步放輕,避免吵到他人,
就離開此堂,穿上鞋後,再把塑膠袋放回回收的地方,
後來看到幼稚園小朋友要來參觀寺廟,
覺得日本很奇妙,寺廟都有附設幼稚園,真的超特別的。
看到有卡通人物的看板,當然要和西本願寺一起合照,留做紀念,
感覺這卡通人物,應該有動畫,不然怎會這樣做成看板。
我們參觀完阿彌陀堂,這堂建於1760年,而御影堂則早於1636年已完成,
這兩座寺堂已成為日本重要文化遺產。
御影堂是日本其中一座最大的全木結構,自從1998年以來,
它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與翻新,經過十年時間,
終於在2009年4月1日重新開放給大眾參觀禮拜。
我們拍完接著去紀念品區和圖書區,一入內,
看到有印章就趕快蓋一蓋!禮品店還沒開門,坐在一旁等,可能九點才開吧,
不過有許多人坐在這邊,所以八點五十就提早開門,
和BB入內買了西本願寺的明信片,是我愛的版畫風格,很漂亮,
然後BB問這裡有沒有御朱印可蓋,服務人員說這邊沒有提供御朱印,
就在外頭拍拍銀杏樹,地上有幾片落葉,銀杏葉長得超可愛!
我們在禮品店區碰到好多幼稚園小朋友,全都上樓去,可能有校外活動吧!
幼稚園就在寺廟旁,可能比較安靜,也比較安全吧!
我們從阿彌陀堂門離開,就在門口前搭9號巴士,要前往下一站晴明神社了!
下集待續...晴明神社、大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