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8月15日(六)
本篇行程:長崎市區
移動縣市:佐賀縣→搭乘海鷗號→長崎縣→中央郵便局→浦上站
搭乘かもめ 25號,要搭75分鐘前往一百公里遠的長崎!
這台是白色的かもめ!
每台的特急列車都很不一樣,九州特急都超特別超棒的。
椅子是皮椅,也挺大的很舒服!
午餐時間到!在便利店買的簡易午餐上車吃。
這次來日本挑戰很多不同口味的飲料!
接著寫明信片囉!旅程已來到最後幾天,玩樂的時間都過超快的。
這是剛在佐賀的一日券,圈起來是我們上午去玩的幾個點!
舒適的特急列車。
這台KAMOME的LOGO!
列車參觀時間又來到囉!
先來拍拍前方椅背!
車門部份,多數人都在這個空間講手機的,因為日本人,
車廂內是不能講手機,而且大多都會關成震動的。
旁邊還有半圓型的座椅設計,挺舒適的呢!
可以坐著講手機。
我們從佐賀移動去長崎玩耍囉!
長崎縣位於九州西北端,由 5 個半島和多達 971 座小島組成。
與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自古以來就是與大陸交往的要衝之地。
其中位於西海國立公園的九十九島,
以及位於島原半島中間的火山雲仙嶽的主峰──普賢嶽等都是風景名勝地。
我們抵達長崎車站了!
長崎這回是第三次來,這裡有很多地方可以玩,
一天感覺會有點趕,所以分了幾次,
來了第三次才總算可把長崎全數玩完!
車站的這艘船,是固定放置在這欣賞的。
我們這回來長崎,其實沒去幾個地方,主要是晚上的稻佐山夜景,
然後下午去看一本鳥居以及之前在福山雅治演唱會上有播放出來的大樟樹。
出了車站,先蓋了車站印章,然後看見車站外的郵筒,長得挺特別的。
剛好可把剛寫好的明信片寄出。
長崎車站的前方廣場其實頗大的,人家常說的一句話,
一回生、二回熟,這真的說的很正確,我來到這裡第三次,
所以就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變高手!哈!!
都覺得像在走在家附近的感覺咧!
走在路上或車站裡,都會想著上回來的時候,根本不覺得已隔了快兩年的時光了。
長崎縣是地域寬廣三面繞海的地形,
壹歧和對馬、五島、雲仙周邊和其他山地分別具有著三種不同氣候。
除了山嶽地帶以外整體上是溫暖多雨的海洋性氣候。
氣溫受到暖流的影響,一年中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溫差較小,平均16.6 度。
降水量年年均2000mm,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份,
是日本國內雨量較多的城市。
不過還好我來的三次都是像今天一樣的大太陽呀!
我們先去長崎的中央郵便局買限定明信片。
這張明信片是皿丼,一種長崎的特別料理。
稻佐山的夜景,也是我們來長崎的最主要目的,這次旅程要一次看完日本三大夜景。
長崎市除了異國風情,它的夜景亦名列世界三大夜景之一。
軍艦島,外型長得像一艘軍艦而得此稱號。
哥拉巴園,一個很漂亮的庭園。
桌袱料理。
是長崎縣還有獨家美食文化。據講是糅合日本、中國和西洋的料理。
日本人吃飯,一般一人一set,但桌袱料理卻採用中國式大圓枱,菜放中間,大家分吃。
桌袱料理為高級料理,但長崎也有迷你桌袱料理,
價錢相宜,依舊用上圓枱,不過卻回到一人式。
食品包括中式的東坡肉、蝦多士,東西混雜,
前菜、主菜和甜品都放在那格仔盒內。
長崎有許多貓咪出沒,之前和大妹在二十六人殉教地就看到好多野貓,
在往龍馬雕像的途中也有看到許多隻。
長崎具有中國氣息,所以龍是中華街的代表。
在長崎市內,唐人屋、拱型石橋、興福寺(又稱南京寺)、
關帝堂、土地堂、廣濟寺、福州會館、
孔廟和中華街以及其他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的文化遺產隨處可見,
這裡無論是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都保留著濃厚的中國氣息。
上回帶著大妹走遍長崎這幾處,她都快腿廢了!
買完明信片後,再回到車站,為了節省腳力,
要來搭一站的車至浦上站。
在車站看到迷你版的眼鏡橋!
準備來去搭車,走進看這艘船,挺大的呢!
來到浦上站,只有一站的距離,三分鐘就到,但可少走1.6公里呢!
出站看到介紹長崎的著名景點。
長崎市早在16 世紀開港,是日本最早開放對外通商的港口之一,
長久以來是日本主要的國際貿易港,與葡萄牙及中國商旅通商。
近代史中,長崎是繼廣島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第二個被原子彈炸毀的城市。
幕府政府在1633 年實行鎖國,與外隔絕,直到1853年美國船隊來日強迫開國。
鎖國期間,長崎市是日本唯一的國際通商口岸,容許小量外商進入。
到1859 年,長崎市與橫濱、函館等開放與外商貿易,
曾一時成爲基督教傳教的中心地。
長崎市政府填土闢建外國人居留地,
所以市內保留有許多極富異國情調的史迹和建築物,
包括南山手、大浦、小曾根等地,形成一個個截然不同的日本社區。
市內有許多觀光點,在和平公園,
人們會深切地體會到原子彈給人類帶來的災難,而爲和平祈禱;
在大浦天主堂可以觀賞到異國風格的基督教教堂建築等,這些景點終年遊客不斷。
接下來要去看當時被原子彈炸成一半的一本鳥居!
還有原被炸毀的樟樹,但沒想到沒死又開始生長,
讓長崎縣民帶來希望,讓長崎縣民繼續努力生存下去的象徵!
下回待續...一本鳥居、山王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