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做客:

1.做牙:一般從商者拜土地公,而沒從商也會拜,大多都用牲禮祭拜, 現代也逐漸改為以鮮花水果祭拜,因為家裡還有許多肉類沒吃完呢!而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生日(見附註一),就多用牲禮祭拜。

2.公媽(祖先)開葷:早上要拜祖先,而且是準備牲禮和菜碗,豐盛的一 餐請祖先品嚐。

3. 回娘家:原來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是十一(請子婿)或十二(女兒回娘家),但不知何時開始改為初二,或許因工商業社會新年假期短(只有五天),所比選擇這一天 比較適當。舊時女兒回娘家的目的是父母探詢女兒在婆家的情形,是否孝順公婆?勤儉持家和勉勵女婿在新的一年更加努力。

自 初二起,媳婦回娘家探親,稱曰「做客」,即歸寧。做客,不限日期,多在正月中。歸寧時,隨帶禮品,調「帶手」。外家〈娘家〉有兒孩,則另送紅包。女兒有兒 孩,外家則送雞腿,或用紅絨線繫古錢,掛於孩頸上,謂「結衫帶」。俗說「有爸有母初二三,無爸無母鬥擔擔〈幫忙人家的做客,抬擔于〉」。新正的做客,無父 母的也由其兄弟帶同探親。

正 月初二是女兒歸寧的日子稱為「作客」,女兒出嫁即是「外人」,回家省親就被稱之為「作客」,新婚夫婦初二作客通常由舅子或晚輩前去「娶作客」。回娘家作客 時通常會攜帶禮物作為見面禮,俗稱「伴手」或「等路」。台灣俗語:「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湊擔擔」;意謂父母健在時女兒可以在初二初三回娘家作客,父 母去世之後,只能留在家中幫忙做家事,這是沒有父母的哀痛。初二請子婿一定是在中午,許多地方習俗女兒作客必須在傍晚之前離去,不能看到煮晚餐的炊煙,否 則娘家將會貧困,意謂女兒出嫁就是客人,不能留在娘家吃到底。

此外,初一嚴禁女兒回娘家,否則對娘家不利,因為女兒出嫁理應在夫家過年,假如新年第一天就回娘家,表示婚姻出問題才需要迫不及待回娘家求助。

新 婚夫婦作客時,娘家會準備兩雙連根帶葉的甘蔗和兩隻「娶路雞」讓女兒帶回婆家。兩隻甘蔗以紅絲線繫綁代表兩人同心,留根帶葉表示有頭有尾、白頭偕老,甘蔗 在民俗觀念中則象徵漸入佳境、節節高昇,「娶路雞」是要帶回婆家飼養,希望「年頭飼雞栽,年尾做月內」,意在祝福新人子孫繁衍生生不息。現代公寓式居家環 境不適合養雞,因此「娶路雞」都是以竹編小雞籠內置紅包(買雞錢)充數。


其實有很多習俗,在現在已經許多不再用了,但看看也好,也會覺得,以前的人,要記這麼多習俗,好累...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月初一--開正

圖片來源:文建會

1.拜年:親友互相往返拜年,互道恭喜,祝福對方來年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2.穿新衣:新衣代表萬象更新,尤其是小朋友對新年的期待,有一套自己喜歡的衣物,從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是多麼另人興奮的一件事。

3.行春:新年第一次出門,通常會到廟裡祈福,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順利。尤期會注意出門時的方位,先往東走走會大吉大利,就鮮少有人會往南走的。

4.開門、關門看吉時:開門、關門本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但是在初一這天就顯得隆重,因為農民曆上都有註明幾時開門、關門是大吉,所以大家寧可按照時間討個吉利。

5.禁忌多:新年期間凡是認為不夠吉利的事,都被列為禁忌之列,如:不能口出穢言、不能罵人、不能倒垃圾清穢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覺、不能煎粿等。

6.早餐吃素:這是以前農業社會,一般吃葷家庭唯一一定吃素的一餐,是祖先們憐惜萬物的仁愛之心,現代的想法認為初一吃素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前一晚的年菜太油膩,清腸胃也有益健康。

初一出行稱為「行春」,「春」台語有剩餘之意,行者則有聯誼、祝福之功能。行春大都是到寺廟拜拜或到親友家中拜年,新年期間到親友家拜年,主人都會以甜點招待,客人拿起甜點必須「講好話」祝福對方,比如「吃甜甜給恁賺錢」、「吃紅棗給恁年年好」、「吃煙予恁年年偆」等。

正月初一早餐,民間習俗必須吃素,而且不能吃粥、喝湯,據說:「初一早吃菜恰贏吃一年齋」,初一早餐吃粥喝湯則出外會被雨淋。

初 一午餐俗稱「開葷」,鍋中必須烹煮雞鴨魚肉各種食品,象徵一年中都會菜餚豐盛,民間習俗初一白天不可睡覺,據說男人白天睡覺,田埂會崩塌,女人白天睡覺則 廚房會倒毀,現代家庭大都使用流理台,不易崩塌,因此這項禁忌也不再流傳。此外初一嚴禁女兒回娘家,否則對娘家不利,因為女兒出嫁理應在夫家過年,假如新 年第一天就回娘家,表示婚姻出問題才需要迫不及待回娘家求助。

傳 說古代有年獸為害四處吃人,所以家家戶戶於該期間圍爐聚餐,享受最後的團聚時刻,直到除夕夜一過,年獸已走,大家紛紛慶祝彼此的倖存,恭賀度過該年並且又 增長了一歲,故而留下除夕夜圍爐、初一賀歲的習俗。每年大年初一至初五,稱為「新正」,而大年初一則稱為「開正」,家家戶戶會舉行祭拜神明和祖先的活動, 祈求祂們保佑信眾和子孫在未來新的一年裡能夠諸事平安如意。

時間:
開正的時刻,隨每年干支不同而有不同,約在正月初一的凌晨,一般都是除夕夜守歲後,待午夜開正時刻一到,祭拜過神明後,才去睡覺;至於拜祖先的時間則約在初一近中午時。

設置地點:
由於祭拜的對象是神明和祖先,所以供桌的設置在神明廳「或公媽廳」前即可,將八仙桌特別圍上繡有吉祥圖案的桌裙,門口則懸掛紅彩或八仙綵,廳堂點上燈,神桌上也點上蠟燭。

供品:
拜神明的神桌上,可供上水仙花或是牡丹、梅花等,以及應景的年節相關供品,如柑塔(柑橘疊成塔狀)、年糕(甜粿,有年年高昇之意)、蘿蔔粿、芋頭糕、發粿 (祈求發財之意)、長年飯,粿和飯上插著「春花」,增加新春年年有餘和發財如意的吉祥意味。香爐前供著三束紮上紅紙的麵線,奉上三杯清茶,以及甜茶(如紅 棗茶)、甜料(如甜花生仁、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糖果類供品)。此外,也有信眾會獻上全副的三牲(豬肉、雞肉、魚)等來祭拜;也有些家庭會以年糕和十二 碗菜碗(如花生、荷蘭豆、豆干、豆包、長年菜、菠菜…….等)來祭拜。拜祖先時,得準備七杯酒、七個碗與七雙筷子,加上上述供品,其中牡禮可重複祭拜,但 須剖開,可加上菜碗(蔬菜),蔬菜中有的會用菠菜以及連根帶尾的大蒜,菠菜是採其閩南語意似「飛」,有飛天、飛黃騰達之意,而帶鬚的大蒜則採其形狀,以寓 子孫可以「頭毛嘴鬚白」,即「長壽」之意。

金銀紙: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好認識春節吧!從網路上找來一些資料,可以給自己留作紀念和參考價值。


農曆正月初一到初五是「新春」、「新正」,是民間最重要的節慶,現在稱為「春節」。其中以初一最為重要。吳自牧在《夢梁祿》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隋代杜台卿《玉燭寶典》中說得更為明白:「正月一日為元日,亦云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

歲時行事,以正月春節為最多

新正:初一至初五日,謂之新正,或稱新春,家家門上貼春聯,歲序更新,萬象皆春。



12月31日--除夕

除夕夜,全家人團圓聚吃年夜飯,平常散處各地的家人,紛紛趕回家團圓,所以除夕夜也叫團圓夜。這一夜所吃的菜,有特別的禮數,雞鴨魚等均需用全隻,首尾皆不可少,且盤數必為9或11、13等,需用單數,又由於正月初一,家中不可開火,故需在除夕夜好好飽餐一頓。

除夕在漢民族的歲時節令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大日子,因為它是歲末全家人大團圓的節日,一早起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除舊佈新,以迎接新的一年到來,因此會在當天家中裡裡外外重要位置張貼春聯,增加過年的喜慶氣氛,神桌和神明彩也會特別再打掃潔淨,並準備「辭年」祭拜玉皇上帝、三界神明、灶神、床母、地基主和祖先等,以感謝這些天地神明、祖先等對家人一來的平安護佑。當天晚上家人一起圍爐聚餐,飯後分壓歲錢、守歲,並在夜半到附近著名廟宇祭拜準備「搶頭香」,或是全家大小帶到祖祠的祠堂上香祭祖,以祈求神明或列祖宗對未來新的一年的庇佑。

除夕當天也要更換春聯,王安石〈元旦〉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聯源起古代的「桃符」,桃木自古即被視 為袪邪驅鬼之物,漢代有削桃木為神荼、鬱壘像立於門口驅鬼的習俗,六朝時期在門上貼神荼、鬱壘畫像並插桃枝避邪,至五代後蜀姚昶在桃符上題書「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乃為最早的春聯,明太祖命官員在家門張貼春聯,後流傳民間蔚為過年習俗。

 

春聯文辭內容都是吉祥對句和吉祥語,而不同職業也有不同對聯,因通常貼在門楣故叉稱為「門聯」,也有貼在室內或門上,祈求來年希望。一般民眾貼「大家恭 喜」、「恭喜發財」或「恭賀新喜」;商人所貼春聯內容為「招財進寶」、「對我生財」、「財源滾滾」等;農人則貼「五穀豐登」、「風調雨順」;漁民在船上貼 「滿載而歸」、「一帆風順」;工廠則張貼「開工大吉」。此外雞舍豬稠貼「六畜興旺」(不可貼房間);車輛貼「開車大吉」;風鼓貼「川流不息」;米缸貼 「滿」(不宜貼廁所);其他樑柱、牆壁則倒貼「春」、「福」,表示春到、福到。此外也有在門楣上貼五張有花邊剪紙上書「福」字,稱為「五福紙」,象徵「五 福臨門」。由此可見春聯是代表民眾對來年的期許。如家中正值守喪期間則不能貼紅色門聯,而以綠色或黃色門聯代替,父喪貼綠色、母喪則貼黃色,文辭內容則是 思念親情的文句。

除夕是每年農曆最後一天,因為當天要祭拜神明、祖先等多處,需要準備辭年的時間也很長,所以祭拜的時間往往在上午便已開始。

設置地點: 
祭玉皇上帝時,供桌分頂下桌(或前後桌),陳設在三界公爐下或中庭向天處;拜神明時,則設在神明廳前的供桌上;拜祖先時,則設在祖先牌位前的供桌上;拜床 母時,設在床上或是在床頭另設小供桌;拜地基主時,可設在門口或後門向屋內拜;拜門口好兄弟時,則設在門口向外拜。

供品:
拜玉皇上帝時,頂桌準備清素的六齋或十二道菜碗、麵線三束、水果(尤其是年柑,有的會排成柑塔)、年糕、發、甜料和下桌全副的牲禮、水果、年糕、甜料等; 繼而再將供品轉過來拜神明,供桌上先供著長年飯和發粿,上面插著一對「春花」,表示年年有餘、發財甘意,以及麵線三束,表示長壽;拜祖先時,可用剛才的供 品,但需將牲禮剖開,再煮幾道菜碗來祭拜。拜床母時,可用春飯、麻油雞酒;拜地基主和門口好兄弟時,可準備五味碗、年糕。

金銀紙:
拜玉皇上帝時,用頂極金、太極金、天金盆金、高錢和鞭炮等;拜神明時,用壽金、刈金、土地公金;拜祖先時,用壽金、刈金、銀紙。拜床母時,用床母衣、刈金。拜地基主時,用刈金銀紙;拜門口好兄弟時,用經衣、銀紙。

禁忌: 
除夕一到,為除舊佈新,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時有好兆頭,一般禁止吵雜,不准搬弄東西發出聲響,不准大聲講話,不准喝斥吵架,不准哭,鼓勵大家說吉詳話。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到春節,就會想起以前小時候的過年歌,全都是用台語唸的,看你們會不會唸囉!

這幾天一直想不起來初十四的內容,今天終於找到了!

有發現幾種版本,但我只放上我以前唸過的版本。

來回味一下吧!


初一場


初二場


初三老鼠娶新娘


初四神落天


初五隔開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以來,一年當中,最喜歡的節日就是中國農曆年,其次是西洋聖誕節!

所以當初人還在澳洲打工度假時,明明到三月才結束,但就早已下定決心,在農曆年前要回台灣過年!

不管有多遠,我總覺得過年過節就是要和最親愛的家人們一起度過,

就算外國多麼的美、多麼的大,但怎樣都比不上我最愛的家人,和喜氣洋洋的農曆年節!

喜歡家人過年團聚的感覺,雖然現在已不像從前那樣般熱鬧有趣,

因為阿公阿嬤都已經去當小天使了,然後前幾年又發生一些事情,

但這依然不會減低我喜愛熱鬧農曆年的過節感受!

雖然每逢過節都要大掃除,但除舊佈新,我做的很開心,

這次家裡大約有百分之七十都我整理,幫老媽清理了廚房、窗戶、櫥櫃,

發現東西還是要全部從櫃子裡搬出來好好整理,全部重新排過,會發現有許多當初浪費的空間!

突然覺得我好像是整理達人,因為原本櫃子是塞滿的,但當我整理完後,

再把所有東西放回去,重新整頓後,竟然會空出三分之一的位置,令我感到訝異!

而且還會發現塵封已久的東西,可以拿出來好好利用。

龍年到,新的一年,希望事事順心,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覺得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前些年,每年身體都有些狀況,希望新的一年到,萬事順遂呀!


大眼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