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2月6日(五) 第十七天-3
天氣:晴 (7-16度)
行程:廣島原爆館、平和記念公園
我們先搭一小段的火車到西廣島站,換搭路面電車,
便可繼續使用著我們的二日券,搭到原爆館下車。
這種車要從後門上車,前門下車,但人實在很多,而我們首次搭也不曉得規則,就從後門下車,
連卡都沒刷就跑了!哈!沒法子呀!車上也沒有標示告知如何搭乘的規則,
外國人第一次搭也不知道啊!不過下回搭就曉得了。
下車很快就來到了原爆館,這裡是一個發生過慘烈的地方啊!
位於廣島縣廣島市的原爆圓頂館與同廣島縣的嚴島神社一同,於1996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原爆圓頂館的周邊分佈著眾多的歷史遺跡、資料館及博物館等,
它們向世人訴說著戰爭的愚蠢與殘酷,祈求人類永遠和平的願望。
在流經原爆圓頂館的元安川的對岸,建成的和平紀念公園中有眾多的紀念性建築物及設施。
過去這一帶作為廣島的中心地帶曾經繁華一時,
然而1945年8月6日投下原子彈後便幾乎被夷為平地。
現在的和平紀念公園於1954年落成,該公園的建造宗旨在於祈禱世界和平。
這裡很多外國人來參觀,畢竟太有名的地方了,旁邊是元安川,前方有座元安橋,
慢慢逛原爆館的週邊,這屋子的原貌有照片在看板上,可以看到原子彈的威力,
多麼的恐怖,讓廣島這裡死傷慘重啊!
昨天和今天連走兩個被原子彈炸掉的城市,長崎和廣島,都有不同的感覺啊!
走過元安橋,欣賞橋邊風光,這樣子看起來有點像塞納河耶....
因為又有觀光船隻,有種哀愁的美。
原爆圓頂
(原爆ドーム,又譯為原子彈爆炸圓頂屋、原爆圓頂館、原爆穹頂、原爆棟墓或原子彈棟墓)
是一座建築物遺址,位於日本廣島縣廣島市市中心、元安川河畔。
1945年8月6日上午8點15分,美國空軍B-29超級堡壘轟炸機「艾諾拉‧蓋」(Enola Gay)
在廣島投擲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原子彈在日本廣島上空約580公尺處爆炸,
帶來了毀天滅地的破壞。一開始爆炸時出現一道極熱的強光。
在不到幾分之一秒的時間內,在爆炸震央下方,成千上萬的人立刻被燒成灰燼。
躲過原子彈衝擊的生還者除了嚴重灼傷以外,同時還要承受輻射中毒的痛苦。
最初沒有暴露在輻射中的生還者,也會因為接觸到具放射性的碎片而中毒。
即使是原子彈引爆後下的大雨也是有毒的,因為雨水會把放射性物質帶進生還者體內。
無論喪生的原因是爆炸、燒傷、輻射中毒,
廣島市政府宣稱至1945年底,總死亡人數大約是14萬人,
但是沒有人能確定到底有多少人在這場廣島的原子彈攻擊中喪生。
在城市7 萬6千棟的建築物中,大約有7萬棟被夷為平地。
爆炸中心附近的建築物幾乎全數被夷為平地,僅此圓頂屋勉強屹立沒有傾倒。
今日的原爆圓頂被作為該起事件的紀念物而獲得保存,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的一部份。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此紀念碑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此建築之所以能殘存,除了因為其近代建築構造擁有較周遭建築更為堅固的結構外,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它正好就在炸彈引爆點下方不遠處,在這裡有一個很小範圍的空間,
在爆炸當時承受了比較少的橫向破壞力——為了製造最大的破壞力美軍採用了空中引爆的方式,
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衝擊波球型包絡面部分會撞擊地面並反彈,
再與空中的衝擊波疊加產生加成效應,製造出最大的橫向破壞力。
但是,位在爆炸點下方的這個範圍只會承受第一波由上方往下的直接衝擊力,
但卻不在橫向擴散的疊波範圍內。
原子彈爆炸後的第一道衝擊波,
雖然立刻摧毀了產業獎勵館包括屋頂與各樓層樓板在內的所有水平建築結構,
但垂直方向的結構卻大致未損。
這些以耐燃的鋼筋混凝土製造的骨架與外牆在撐過後續的大火之後,成為今日殘存的建築遺跡,
並被保留下來作為原子彈爆炸事件的紀念物。
由於建築周遭已被護欄圍住禁止進入,建築內的頂架遂成為烏鴉等鳥類的棲息地。
在遭到轟炸之前,這座建築原本是廣島縣產業獎勵館,
是捷克建築師簡·勒澤爾(Jan Letzel)設計的一座新古典主義框架結構鋼筋混凝土建築,
建築本體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但中間的圓頂部分則有五層樓高。
雖然常被誤會是原子彈的爆炸中心(Hypocenter),但原爆圓頂其實不是真正的中心點。
相反的,當初美軍是瞄準圓頂西北方不遠處、橫跨本川、
在空中俯瞰時非常醒目的「T」字型橋樑——相生橋——作為落點,
但原子彈在落下的過程中偏了600公尺、至圓頂東側200公尺處的島病院上空580公尺處爆炸。
原子彈爆炸後,以爆炸中心為圓心,半徑2公里範圍之內的建築幾乎全毀。
獎勵館雖然被原爆產生的高溫焚燬,但卻是爆炸中心區附近,
少數在衝擊波肆虐之後沒有倒下的建築。
我們過了元安橋,來到了平和記念公園。
上方是「和平記念資料館」,和平記念資料館展示有關原子彈的影響等資料。
館內的展覽品包括當時的檔案、遺物、圖片及模型,展示內容是根據當時事發的經過所鋪陳的,
彷彿重現了原爆帶給人類的巨大傷害。
1954年4月1日,該紀念公園落成,設計者為丹下健三。
此後,廣島市每年8月6日都會在這座公園舉行儀式,以悼念遇難者。
今年有看到新聞,非常盛大的悼念遇難者。
這裡有很多象徵和平的東西,和平之鐘,和平鴿...
看到「原子彈之子像」,裡面有個金屬做的紙鶴,下面有個鐘,就去敲了一下,
但不小心敲的太大力,超大聲的,嚇我一大跳!
廣島的中小學生為記念因受輻射線污染而得白血病死亡的佐佐木禎子所募款而建。
禎子像站在紀念碑頂端雙手高高托著一隻大紙鶴,踏著莊嚴步伐,在明亮陽光中,向前凝望。
一旁有各地學校摺的千紙鶴放在這裡悼念亡者!
隔著元安川望著對岸的廣島原爆館。
毎年8月6日,為了祭祀原子彈爆炸死難者的亡靈,祈求世界的永久和平,
上方右下角是「和平之鐘」,
和平之鐘是為達到沒有核子武器與戰争的世界所建的精神文化運動的象徵。
和平紀念公園是為了要供奉喪生於原子彈攻擊的犧牲者和祈求永久的世界和平所建的市民公園。
是日本國家史跡,世界文化遺產。
去看了「原子彈慰靈碑」, 馬鞍型紀念碑意味著不讓犠牲者的靈魂淋到雨。
中央停放著一座石棺,裡面收藏著原子彈犧牲者的名簿,
石棺的前面刻著這一段話:安息吧,我們將不再重複過去的錯誤。
在和平紀念碑內的和平之火從1964年開始燃燒,像徵著廣島人民期望和平的心願如烈焰般熾熱。
它將一直燃燒下去,直到核武器從地球上消失為止。
在和平紀念公園的原子彈爆炸死難者慰靈碑前,每年皆會舉行和平紀念儀式。
儀式上,廣島市市長會宣讀和平宣言,呼籲廢除核武器以實現世界的永久和平,
並將宣言發往世界各國。在原子彈被投下的上午8點15分,敲響和平之鐘,
市民在儀式會場、家庭、辦 公室為原子彈爆炸死難者的冥福及和平而祈禱,並默哀1分鐘。
到了晚上,會在流經原爆館元安川(原子彈爆炸遇難者跳入的河)等6條河,
舉辦漂燈籠(為慰藉亡靈,在小燈籠中點燈,放入河中)活動。
今日的廣島已從原子彈爆炸過後的灰燼中重建起來,爆炸中心點的附近被整頓成和平公園,
園內保留了當時被爆唯一留下來的建築物、也另外建設了和平記念資料館、
各種供養塔和慰靈碑等紀念設施,
目的是讓人們永遠記取這個教訓,絕不允許這樣的悲慘事件再度的發生。
我們離開了這麼令人悲痛的地方,回到廣島站,大妹一直想吃吃麥當勞聖代,
就去買了聖代來吃,沒想到他的聖代還有加派在裡頭,真好吃呀!
接著就要搭乘新幹線去門司港看港邊夜景了。
下篇待續...門司港、小倉